他從前覺得自己的家是不堪一提的家庭,但現在細看家庭,慢慢找出了力量與脈絡,並探討自己的家為何會是這樣,開始覺得不能用正常或不正常的框架來談這個家,也開始欣賞自身家庭的豐富性。
隔年媽媽懷孕,她的記憶停留在躺在悶熱的房間裡,聽著隔壁房間傳來奶奶、二姑姑和小姑姑(她們那時唸國中和國小)的玩笑嬉鬧聲,悶熱與吵鬧聲使她憤怒,輾轉難眠。我只得獨自面對鐵門內的爭吵及鐵門外的冷漠。
當時那算是新興行業,會開車的男人不多,這使得我爸平添許多帥氣。來到這個人生地不熟的環境,面對超乎自己成長經驗的事件、變化、困難、壓力、痛苦時,他們兩人只能相互依靠、討論,一切都只能憑著自己的本能求生,奮力抵抗逼進小家庭的那股龐大經濟壓力,那其中的害怕、不安、不確定性是多麼強烈恐懼,讓關係更緊密,卻又更加拉扯衝突。求婚時,爸對媽說:「我家什麼都沒有,但是是種田的,所以每天都會有白飯吃。當媽媽罵小孩時,時常會接收到爸爸和奶奶不認同的神情。我指揮兩人各進自己的房間,不准動。
我那天晚上才又鼓起勇氣去跟他說笑。花蓮的親人是遠水救不了近火,哥哥(在兵工廠上班)、姊姊(在台北縣的國小教書),沒人想過要給我聯絡電話,鄰居也不熟,我幾乎是孤立無援。換句話說,他們永遠不會面對派遣員工來工作一天,然後隔天就消失(或者某些時候根本再也沒出現過)的情況。
這時候你再去跟那些反對改變的人針鋒相對,把你自己本身塑造成為另一個挑戰,是完全沒有任何好處的。」 相反地,與其告訴客戶他們絕對不會不出現,我反倒堅持他們一定會不出現,我向公司解釋這些派遣員工的低薪資及未被承諾,在在都說明了他們必定會不見人影這件事,而我們作為仲介公司就必須更奮力工作才能填補他們的空缺,可能是要在客戶不想要訓練人員的時候還是要派新員工過去。你的客戶目前的合作夥伴,可能不想處理那些導致無法得到必要成果的問題或挑戰。也許他們長久以來在客戶公司裡都在演戲,其實他們根本就欠缺生出新想法的機智,或者都對於那些可能會讓他們失去支持的問題視而不見。
正如你在先前章節已知道的,這些未獲處理的系統性問題和挑戰,是導致一間公司改變合作夥伴的原因。在衝突出現的場合,你都需要建立合作關係,你會需要贏得支持,而不是製造對立。
假設發生什麼問題,例如買家做出糟糕決定或對其所需結果投資不足,他們也絕對不會向客戶做出任何一點提示。說到失敗 成為可信建議者代表你必須要處理最困難、最具策略性的議題及機會,你必須要可以搞定大件事。這是我們值得關注的差異。如果你避開這些對話、假裝系統性問題及挑戰不存在,就會導致客戶去尋找其他更好的顧問。
即便他們對於客戶營運有些看法,但當他們發現這與客戶現有觀念有衝突,他們絕對不會說出來,因為不想傷害彼此之間的關係。簡單的來說,這種挑釁的個性會製造出對改變的反抗。訂單接受者無所不用其極地避免衝突,而這種避免衝突的方式會讓他們無法成為權威、諮詢者或可信建議者。這時候就需要所謂的柔軟身段。
文:安東尼・伊安納里諾(Anthony Iannarino) 發展領導風範 柔軟的身段,直接的挑戰 能讓人具備領導風範的其中一項特質,是敢於挑戰現狀、理念,以及不帶攻擊性地挑戰客戶的能力。「看起來你已經非常努力,你可能也已經看過或聽過我們想要和你分享的類似想法,這個想法可能讓你更能快速又簡單地得到和你現在相同或更好的結果,我能不能和你分享一些事情,是我們看過別人曾做過,能幫助他們減少可能是你也正在面對的挑戰
「你可以安心……我在這裡……每個人都會需要哭一哭。現在他可以向我展現那些不好的情緒,他感覺好多了。
迎接他的負面情緒 如果你能以同理而柔軟的心回應孩子的憤怒,他便可能會哭。如果他沒有哭呢? 退一步,花時間慢慢建立安全與連結,運用一些平時維持關係的做法,例如同理、打鬧遊戲與特別時間,接著盡力同理他,並鍥而不捨地這麼做。你的目標是協助他感到足夠安全,可以超越生氣,「喔,寶貝,我知道你有多難過……這真的很難。直到今天睡覺前(說不定甚至到這週末結束時)他都可以比較開心,他也會覺得和你比較親近,並比較願意配合。你要協助孩子感覺到你懂他。有時候是身體上的不對勁,例如他在對抗感冒。
要再過一陣子,我們才能體會:唯有讓孩子哭出來,一切才會好轉。當他態度挑釁時,要做到這點真不容易,你可以這句話來提醒自己「孩子們在看似最不值得被愛時,其實最需要愛」,此刻,他最需要從你身上感覺到的,是你依然愛他。
此外,多數孩子不能明白為什麼心情不好,至少在他好好哭一場之前,他真的做不到。哭得越多越好,恐懼總是被他鎖在身體裡,他可能會倒地扭動、汗流浹背、想要推東西,這些都有助於他的身體釋放恐懼。
幸運的是,只要讓情緒浮現,自然能有所療癒,如同免疫系統會將感染源推向表面、以利痊癒。這會讓他身體中的壓力荷爾蒙轉變成連結荷爾蒙,讓他更容易哭出來,而不是卡在憤怒裡。
請記得,發怒並不是走向療效的步驟,你的目標是協助他感覺到足夠安全,而可以越過憤怒,接觸心裡那脆弱的恐懼、悲傷和無力狀態。幸運的是,我們不一定非得知道孩子為什麼不開心才能幫得上忙。若你能給他機會,在你溫暖的陪伴下,他能安全地擁有自己心裡種種嚇人的情緒,情緒自然會消退,而他便能從中釋放、回到生活的正軌。針對每件事都設立帶有善意的限制,激發他情緒潰堤 例如,如果孩子與你單獨相處的時間還不夠,那麼「寶貝,我們再玩一下,等下就要停了喔。
他顯然需要渡過一陣強烈情緒,但我們究竟要從何得知小孩的狀態? 答案是:當孩子們哀號抱怨、變得頑固、提出一堆要求或故意唱反調,這總是事情不對勁的徵兆。因此每當孩子變得特別難搞,試著把那視作紅色警報,他並非故意刁難,而是情緒上備受壓力,他需要你的協助。
你必須做的就是創造安全感,讓他可以順應天生的自然歷程。文:蘿拉.馬克罕 計畫好的情緒潰堤:協助孩子渡過強烈的情緒 經常,一場大崩潰快要發生前,我的兒子都會情緒很糟、態度挑釁或跟妹妹打架,做盡各種我們極力避免他做的事,接著就會情緒大爆發。
你可以針對他的行為或某件他想要的事物,設立這種善意的限制。」 如果保持充分的同理—這是我們最大的挑戰—他就會哭,哭具有療癒效果,而不是生氣。
如果他叫你走開呢? 他正在試著調整情緒的強度,因為他感覺到和你在一起是安全的,你在場時他浮現的感覺強度更高,所以他試著要離你遠一點,他才不必感覺到那些難以承受的情緒。在一切恢復平靜之前,我往往能了解這一切是因為他正在經歷一場「情緒潰堤」,這是好事,他釋放了一些積累的負面情緒。他不是真的想要你離開,因為他需要你安全地陪著他。因此,如果你的小孩經歷相當不開心的一天,父母可以試著認可他之所以不開心是有特定原因,如同我們的不開心一樣。
小孩腦部掌管理智的區域仍在發展,他們很容易會被情緒淹沒。如果他不要你抱他呢? 留在他身邊就好,可以說:「當你想要抱抱的時候,我就在這裡。
」接著,試著和他的痛楚待在一起,心思不要飄去想等一下要買些什麼,一陣子後他便會回到你的懷抱裡啜泣。孩子們一定是感到壓力而開始脫序,不論原因是什麼,只要壓力源不再影響他,笑或哭往往能讓一切好轉。
所以如果你能迎接孩子的負面情緒,幫忙他渡過這場風暴,這絕對是一份珍貴的禮物。──琳賽 什麼是計畫好的情緒潰堤?這裡所說的「情緒潰堤」就是孩子在遊戲場或超市裡的大崩潰,差別在於,你主動提供機會讓崩潰在家裡發生,在你準備好給予關注的時候發生。
评论留言